1. 0
  2. 1
  3. 2
首页 >> 专业建设 >> 课程建设 >> 详细内容
 
课程建设 >> 正文
黄淮学院《体育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日期:2017-10-31 12:08:28  发布人:开云手机入口,开云(中国)  浏览量:1929


一、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

课程编码:1336110112

课程名称:体育概论     Physical  Culture  Introduction

二、学时及学分

总学时数:30学时  学分:2学分

三、适用专业及开设学期

适用专业:体育教育专业(本科)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四、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

通过《体育概论》课程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体育的基本概念、本质属性和目的任务;掌握社会主义制度下体育的结构、功能与作用,手段与途径;全面了解体育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体育科学体系、我国体育文化的演变和奥林匹克文化在我国的传播过程;了解构成体育过程的基本要素,以及体育过程与健身过程、竞技过程和娱乐过程的关系;了解中外体育的管理体制、我国体育体制改革趋势及未来体育的发展趋势。

《体育概论》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教育课程。体育概论是从宏观上、整体上研究体育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学科。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辨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方法论,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具体研究体育的概念与本质、目的与价值、过程与规律、途径与手段,以及体育科学、体育文化、体育制度和体育发展趋势等,它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五、课程的基本要求

在《体育概论》课程的教学中,要求学生要从整体的视角认识体育这一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而不是单纯的就体育论体育,要将体育置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大系统中加以研究和认识;要正确理解体育的本质和特征,能从体育的各种现象中探索其发展规律;要了解体育学科的发展动态,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具备正确的体育思想、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热爱社会主义体育事业,明确自己作为体育专业学生的职责和任务;能够运用正确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系统地、全面地、深入地分析、解决体育问题。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体育概念 (4学时)

㈠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阐明学习体育概念的重要性,介绍近现代体育概念演变的主要脉络,全面分析体育的基本概念,明确体育的本质属性。

(二)教学内容

1.1体育概念的演变

概述学习与理解体育概念的重要意义;分析我国近现代体育概念演变的主要脉络;比较分析中国、日本、美国等国家的体育基本概念理论。

1.2体育的基本概念

   概述体育概念界定的逻辑学法则、体育概念的定义、体育概念的分类;论述体育的基本概念和体育的相关概念。

1.3体育的本质

概述体育本质的概念;分析体育本质的演进;阐明身心关系与体育本质;论述体育的多种属性和体育本质。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体育的基本概念与本质

难点:体育的本质属性

 

第二章:体育功能 (4学时)

㈠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从体育的本质属性出发,阐述体育功能所具有的层次性、综合性和相互联系性等特点;全面分析体育的功能,进一步加深对体育文化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

2.1体育功能概述

概述体育功能的基本概念及其构成要素;我国对体育功能研究的简要回顾;体育功能的流动性和变化性;用系统结构理论分析我国体育的基本功能;体育功能的层次理论。

2.2体育的自然质功能

  分析体育的自然质功能包括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调适和保持心理健康、提高呼吸系统机能水平、促进少年儿童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延年益寿和提高生活质量功能。

2.3体育的结构质功能

   分析体育的教育功能和体育的娱乐功能。

2.4体育的系统质功能

   阐述体育的系统质功能包括体育的经济功能和体育的政治功能。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体育功能的层次性;体育的自然功能、结构质功能、系统质功能理论。

难点:体育功能的相互联系性。

第三章:体育目的(4学时)

㈠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阐明确定体育目的的基本依据,论述我国体育目的与目标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分析实现我国体育目的、目标的基本途径与要求。

(二)教学内容

3.1确定体育目的的依据

   概述确定我国体育目的的依据包括社会发展水平、体育自身饿特点与体育本身所具有的功能、人们的体育需要。

3.2我国体育目的与目标及其关系

   全面分析我国体育的目的,既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改善人们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文明发展;阐述我国体育的目标包括增强体质和增进健康、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提高国民素质;论述体育目的和目标的关系。

3.3实现我国体育目的、目标的基本途径和要求

   分析实现我国体育目的目标的基本途径及其要求。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我国体育的目的、目标 。

难点:我国体育的目的与目标相互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体育手段(4学时)

㈠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论述体育核心手段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全面分析身体运动的各个要素,对运动技术的结构特征进行综合描述;阐述运动技术的运动生物力学特征及体育运动技术质量和效果。

(二)教学内容

4.1体育手段概述

   概述体育手段的基本概念和体育核心手段的分类。

4.2身体运动与体育运动技术

   全面概述身体运动的构成要素身体姿势、动作的轨迹、动作的时间、动作的速度、动作的速率、动作的力量、动作的节奏等的概念和理论;阐述体育运动技术的定义、结构和特征。分析体育的基本手段和运动项目。

4.3体育基本手段与体育运动项目

分析体育的基本手段主要包括体育教学、体育锻炼、体育游戏、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等;阐述运动项目的特点、起源、分类和常见的体育运动项目。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身体运动的构成要素与体育运动技术。

难点:体育运动技术的运动学特征、动力学特征和综合性特征。

第五章:体育科学 (4学时)

㈠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阐述体育科学的基本概念、体育科学的形成与发展;分析体育科学的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视角;论述体育科学的属性,从学科分类角度描述体育科学体系结构。

(二)教学内容

5.1体育科学的形成与发展

   概述体育科学的基本概念、近代体育科学的形成和现代体育科学的发展;全面分析新中国体育科学发展的基本概况。

5.2体育科学的三维视角

  具体分析体育科学的生物学视角、体育科学的心理学视角、体育科学的社会学视角以及现代体育科学的三维视角观。

5.3体育科学体系

概述体育科学体系的意义、学科分类及其科学属性。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体育科学的三维视角;体育科学体系。

难点:体育科学体系结构,体育科学属性。

第六章:体育过程 (4学时)

㈠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介绍体育过程的本质、体育过程的要素以及体育过程的结构与控制;论述体育过程与健身过程、娱乐过程、竞技过程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

6.1体育过程概述

  概述体育过程的本质、体育过程的目标和体育过程的基本特点。

6.2体育过程的要素

  阐述体育过程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体育人、体育中介和体育学习者。

6.3体育过程的结构与控制

  分析体育过程结构的内容有体育教学单一结构观、体育教学与运动实践双阶段结构观、体育教学与运动实践及运动恢复三阶段结构观;阐述体育构成控制的原则、基本途径、类型和方法。

6.4体育过程与相关过程的关系

  概述体育过程与健身过程、体育过程与竞技过程、体育过程与娱乐过程等的基本关系。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体育过程的要素;体育过程的结构与控制。

难点:体育过程与相关过程的关系。

第七章:体育文化 (4学时)

㈠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以体育文化的本质属性出发,结合体育与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阐述体育的功能具有层次性、综合性和相互联系性等特点,进一步加深对体育文化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

7.1体育的文化属性与含义

  概述体育文化的基本概念、基本含义和基本功能。

7.2中西方体育文化的比较

  分析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基本特征、西方体育文化的基本特征和中西方体育文化的比较。

7.3奥林匹克文化

  概述奥林匹克文化的内涵与特征;阐明奥林匹克的组织文化。

7.4体育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概述体育文化的继承性、体育文化的创新性和体育文化继承与统一的基本理论。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西方体育文化的比较;奥林匹克文化。

难点:体育文化的基本功能;体育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第八章:体育体制(1学时)

㈠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阐述体育制度的基本概念、不同国家的体育制度、我国体育制度的现状和体育制度改革等方面的内容;分析并评价“举国体制”。

(二)教学内容

8.1体育制度的概念及其结构

概述体育制度的基本概念及其结构。

8.2体育制度的特点与作用

  分析体育制度的特点及其作用。

8.3中外体育体制的比较

比较英国、美国、日本、德国和中国的体育制度。

8.4我国体育制度改革的趋势

  全面阐述国家对体育事业发展的宏观调控政策;分析“举国体制”的基本含义及其评价;论述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趋势。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外体育制度的比较;我国体育制度改革的趋势。

难点:我国体育制度改革的趋势。

第九章:体育发展趋势 (1学时)

㈠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从人的发展的角度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体育发展的趋势,阐述休闲体育、老年人体育与体育发展的关系,分析体育产业化发展等问题。

(二)教学内容

9.1从人发展的角度看体育发展趋势

   具体分析从人发展的角度看体育发展趋势包括体育在人的可持续过程中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新世纪将呈现以人为本和追求健康幸福生活的新的体育观、生活方式的巨变加快体育生活化的进展、关注情商和以人文关怀推进体育改革与发展、体育运动将更加有效地促进人的现代化。

9.2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体育发展趋势

   论述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体育发展趋势时强调休闲体育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老年人体育方兴未艾、体育终身化趋势日渐明显、融入全球化势必促使体育产业快速发展。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体育与人、社会、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难点:体育产业化发展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体育概论》课程是体育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它是学习如《学校体育》、《体育教学论》、《体育社会学》等课程的基础。

八、教学时数分配

                  《体育概论》课程教学时数分配

     总学时 32           学分 2

章次

各章标题名称

讲授

学时

试验(实践)学时

辅导

学时

 

第一章

体育概念

4

 

 

 

第二章

体育功能

4

 

 

 

第三章

体育目的

4

 

 

 

第四章

体育手段

4

 

 

 

第五章

体育科学

4

 

 

 

第六章

体育过程

4

 

 

 

第七章

体育文化

4

 

 

 

第八章

体育体制

1

 

 

 

第九章

体育发展趋势

1

 

 

 

九、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一)推荐教材

《体育概论》 ,杨文轩、杨  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二)参考书目:

1.《体育概论》 ,曹湘君主编,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5

2. 《体育概论》 ,鲍冠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10

十、主要教学方法与教学条件要求

8.1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发现法等。

8.2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

十一、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为考试占80     平时成绩与作业占20

十二、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核发:0 点击数:1929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