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
  2. 1
  3. 2
首页 >> 专业建设 >> 课程建设 >> 详细内容
 
课程建设 >> 正文
黄淮学院体育系《运动训练学》教学大纲
日期:2017-10-31 12:17:51  发布人:开云手机入口,开云(中国)  浏览量:1616

 

一、 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1336111712

课程名称:运动训练学    Theory of sport training

二、学时、学分及适用专业

总学时数:36 学时           学分:2          开课学期:第五学期

 适用专业:体育教育专业(本科)

三、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一) 课程定义:运动训练学是研究运动训练活动过程一般规律的科学。

(二) 编写依据:本教学大纲是依据《黄淮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11级本科培养方案》以及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运动训练学》(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而编写。

(三)目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竞技体育运动训练的规律与特征、运动训练理论体系以及国内外运动训练的发展动态,理解和掌握运动训练的原则、方法。能够运用运动训练原则与方法制定科学的训练和比赛规划。能按照训练计划制定的基本要求,独立完成各种类型训练计划的制定。能够运用所学的运动训练学知识分析和解决训练实践中的问题。

四、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使学生从理论上正确认识运动训练学在教育、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体育教师应具备的政治、业务素质。树立体育教师的专业思想与师德规范。

(二)在教学中要保持本课程的科学性、系统性。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着重从实际应用入手,运用实例来阐述一般原理及基本方法。

(三)在教学过程中密切关注运动训练学发展的动向,把运动训练学的发展动态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时介绍给学生。

(四)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编制各类训练计划的能力;依据运动训练学原理和方法对给定教材内容和条件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以及对教学设计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组织开展、指导课外运动训练的能力。(五)本课程在讲授中,务求知识准确,举例恰当。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使抽象的概念、定义具体化。具体的例证科学性要强,具有系统性,权威性和典型性。讲授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和教材本身结构特点,要突出课程重点,各章节内容要层次清楚,注意教材的完整性。

六、课程教学内容

 (一)理论教学部分

第一章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3学时)

(一)本章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了解竞技体育的构成和基本特点及运动训练学的任务及内容,掌握运动训练的概念、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

(二)教学内容

1.1竞技体育引论

知识点:竞技体育的构成,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

1.2运动训练与运动训练学

知识点: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运动训练的内容,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

1.3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

知识点: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构成因素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动训练的概念、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

难点:竞技体育的构成和基本特点

 

第二章 运动训练的科学管理(1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掌握运动训练管理的概念、基本内容,会运用运动训练科学管理知识进行运动队的科学管理。

(二)教学内容

2.1 运动训练的管理体系

知识点:运动训练管理的层次结构与工作体系

2.2 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管理

知识点:思想教育管理、训练竞赛管理、组织人事管理、科技文化管理以及运动员业务和文化学习管理。

2.3高等院校及职业俱乐部优秀运动员的管理

2.4竞技体育后备队伍的训练管理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训练管理的知识

难点:各级别运动队科学管理的不同

 

第三章 运动员选材(2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运动员选材的概念以及选材的生物学基础,初步掌握如何实施运动员的科学选材。

(二)教学内容

3.1运动员选材概述

知识点:运动员选材的任务以及选材工作的阶段划分。

3.2运动员选材的生物学基础

知识点:遗传与运动员选材的关系,人体生长发育规律与运动员选材的关系,运动员发育程度的鉴别

3.3 运动员科学选材的实施

知识点:选材时机,选材指标测试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动员选材的生物学基础,运动员科学选材的具体指标测试

难点:运动员科学选材的具体指标测试

 

第四章 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4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各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的概念及其要求,掌握并运用于实际教学中。

(二)教学内容

4.1 竞技需要原则  

知识点:该原则的概念、贯彻该原则的要求

4.2动机激励原则

知识点:该原则的概念、贯彻该原则的要求

4.3 有效控制原则

知识点:该原则的概念、训练控制环节及条件、贯彻该原则的要求
4.4
系统训练原则

知识点:该原则的概念、贯彻该原则的要求

4.5 周期安排原则

知识点:该原则的概念、竞技状态形成与发展、训练周期类型
4.6
适宜负荷原则

知识点:运动负荷、渐进增加负荷的形式

4.7 区别对待原则

知识点:该原则的概念、贯彻该原则的要求

4.8 直观教练原则

知识点:该原则的概念、贯彻该原则的要求

4.9 适时恢复原则

知识点:疲劳程度的判别、训练学、医学、生物学、营养学和心理学恢复手段。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的基本概念及要求

难点: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的实际运用

第五章 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6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理解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概述,掌握运动训练的整体控制方法,运动训练的具体操作方法并运用于实际训练教学中。

(二)教学内容

5.1 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概述

知识点:训练方法概念及基本结构、训练手段概念及基本结构

5.2 运动训练的整体控制方法

知识点:模式训练法的基本结构及特点、程序训练法的基本结构及特点

5.3 运动训练的具体操作方法

知识点:分解、完整、重复、间歇、持续、变换、循环、比赛训练法的概念、用途及特点

5.4 运动训练常用的手段

知识点:周期性单一练习手段、混合性多元练习手段、固定、变异组合练习手段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训练方法概念及基本结构、训练手段概念及基本结构

难点:运动训练的具体操作方法

 

第六章 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6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的概念及其要求,掌握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的方法与手段。

(二)教学内容

6.1 运动员体能训练概述

知识点:运动员体能及其构成、体能训练的意义、体能训练的要求
6.2
身体形态及其训练

6.3 力量素质及其训练

知识点:力量素质概念、力量训练方法、力量训练手段

6.4 速度素质及其训练

知识点:速度素质概念、速度训练方法、速度训练手段

6.5 耐力素质及其训练

知识点:耐力素质概念、耐力训练方法、耐力训练手段

6.6 柔韧素质及其训练

知识点:柔韧素质概念、柔韧性训练方法、柔韧性训练主要手段

6.7 灵敏素质及其训练

知识点:灵敏素质概念、灵敏训练方法、灵敏训练的主要手段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动员体能及其构成、体能训练的意义、体能训练的要求

难点:各项体能训练的方法与手段

 

第七章 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2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运动技术的定义、特征,运动技术的原理、运动技术训练的方法与基本要求掌握运动技术评价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

7.1 运动技术和运动员技术能力

知识点:运动技术概念、动作要素、技术结构

7.2 影响运动技术的因素

知识点:主体因素,客体因素

7.3 技术训练常用方法

知识点:选择技术训练方法的要求,直观与语言、完整与分解、想象与表象、减难与加难训练法

7.4 运动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

知识点:技术特长、技术风格、运动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

7.5运动技术评价

知识点:运动技术评价的目的和任务和基本标准、运动技术评价的指标、运动技术评价常用的方法、不同项目运动技术评价特点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影响运动技术的因素及技术训练常用方法

难点:运动技术评价

 

第八章 运动员战术能力及其训练(2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竞技战术和战术能力,它们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并初步掌握一些战术训练的方法及战术方案的制定。

(二)教学内容

8.1 竞技战术与运动员战术能力

知识点:竞技战术概念、竞技战术的构成、竞技战术与战术能力的影响因素

8.2 战术训练方法

知识点:分解与完整、减难与加难、虚拟现实、想象、程序、模拟、实战训练法
8.3
战术方案的制定

知识点:战术方案的基本内容

8.4 战术训练的基本要求

知识点:制胜规律、战术意识的培养、战术能力的培养、个人与集体战术的配合、战术组合、战术创新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竞技战术概念、竞技战术的构成、战术能力及战术训练方法

难点:战术方案的制定

 

第九章 运动员心理能力及其训练(2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使学生了解什么是运动员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运动员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训练方法有哪些如何在训练实践中正确应用运动员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

(二)教学内容

9.1 运动员心理能力及其训练

知识点:心理能力概念、心理能力训练的方法、几种心理现象及其克服方法。

9.2 运动智能及其训练

知识点:运动智能的概念及其作用、运动智能训练的基本方法及要求。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心理能力及运动智能的概念、运动员心理能力训练的常用方法、几种心理现象及克服方法、运动智能训练的常用方法。

难点:运动员心理能力训练的常用方法、几种心理现象及克服方法、运动智能训练的常用方法。

 

第十章 多年训练的计划与组织(1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多年训练计划?多年训练计划的基本结构如何

(二)教学内容

10.1 制定多年训练计划的必要性

知识点:运动训练周期性安排生物学依据、不同数量大周期的安排特点

10.2 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

知识点: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的年龄特征和负荷特点

10.3 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

知识点:基础训练阶段的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专项提高阶段和最佳竞技阶段的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运动员训练的高原现象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多年训练计划的基本结构如何、运动员训练的高原现象

难点:如何正确掌握多年训练计划在训练实践中正确应用

 

第十一章 运动员年度训练计划与组织(2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年度训练中的周期安排,时间的确定,年度训练过程中比赛系列及负荷的动态变化,特别是赛前中短期集训的训练安排及负荷特点。

(二)教学内容

11.1 年度训练中的周期安排

知识点:运动训练周期性安排生物学依据、不同数量大周期的安排特点

11.2 大周期训练计划的基本构成模式

知识点:大周期时间的确定、大周期训练计划要点、常规大周期和微缩大周期

11.3 年度训练过程比赛系列及负荷的动态变化

知识点:比赛系列的安排、年度训练过程负荷的动态变化

11.4 赛前中短期集训的训练安排

知识点:中短期集训计划的结构、负荷特点、训练计划的表述

11.5 年度训练计划的规范化用表

知识点:规范化用表的用途、年度训练计划的规范化用表示例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赛前中短期集训的训练安排

难点:比赛系列的安排、年度训练过程负荷的动态变化

 

第十二章 训练周课的计划与组织(3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基本训练周、赛前训练周、比赛训练周以及恢复训练周的计划与组织,基本掌握训练课的计划制定与组织,训练课的结构以及负荷量度等。
(二)教学内容

12.1 训练周的计划与组织

知识点:基本训练周的计划与组织、赛前训练周的计划与组织、比赛周的计划与组织、恢复周的计划与组织

12.2 训练课的计划与组织

知识点:训练课的不同种类及要求、不同任务训练的要求、训练课的结构、训练课的负荷量度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训练周的计划与组织

难点:训练课的不同种类及特点、训练课的结构、训练课的负荷量度

第十三章 参赛的准备、进行与总结(自学)

第十四章 项群训练理论(2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掌握项群训练理论的概念、基本内容,会运用项群训练理论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于实际。

(二)教学内容

13.1 项群训练理论总论

知识点:项群训练理论概念、基本内容,各项群训练特点,体系的构成、竞技运动项目的主要分类

13.2 各项群训练基本特征

知识点:各项群训练理论基本特征及实际应用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项群训练理论的概念、基本内容

难点:各项群训练理论基本特征及实际应用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运动训练学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当修读过学校体育学或体育概论以及运动生理学和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等相关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更好的把运动训练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

 

八、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

学 时 分 配 表

总学时: 36         学分:2

章次

教学内容

 

 

 

讲授

讨论与实践

备注

合计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3

 

 

3

运动训练的科学管理

1

 

 

1

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

2

 

 

2

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

4

 

 

4

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

6

 

 

6

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

6

 

 

6

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

2

 

 

2

运动员战术能力及其训练

2

 

 

2

运动员心理能力及其训练

2

 

 

2

运动员多年训练计划与组织

1

 

 

1

十一

运动员年度训练计划与组织

2

 

 

2

十二

周、课训练的计划与组织

3

 

 

3

十三

参赛的准备、进行与总结

 

 

自学

 

十四

项群训练理论

2

 

 

2

   

36

 

 

36

九、实验内容与学时分配(指有实验的课程)

十、教材及参考书

《运动训练学》编写组.《运动训练学》全国开云手机入口,开云(中国)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年版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第一版

8、主要教学方法与媒体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学生讨论、启发式教学、方案设计演示等多种方法。在讲解重点内容时,引导同学们对我国目前运动训练状况的思考与讨论,对于部分内容尤其是方法性较强的内容要求同学通过作业的方式。本课程的教学主要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十一、推荐的教学网站和相关专业文献网站

十二、考核方式及要求

(一)平时成绩

平时成绩占30%,包括考勤、平时作业等,由任课教师评定。

(二)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为闭卷笔试,占70%,由教学小组采用流水作业形式批改试卷判定成绩。

 


核发:0 点击数:1616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