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
课程编码:武术I 1336122814 武术II 1336122914
课程名称:武术 MARTIAL ARTS
二、学时、学分及适用专业
总学时数:14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12学时,实践学时:132学时, 学分:8学分
三、适用专业及开设学期
适用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本科) 开课学期:第三、四学期
四、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
本课程是针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专业本科民族传统体育方向限制性选修课程。该课程是向学生传授武术运动理论与实践知识,使学生全面、系统地学习、掌握武术专业理论、技术、技能、竞赛手段、社会功能特征等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武术运动水平与教学、科学研究、竞赛组织及裁判工作综合能力的一门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弘扬民族传统体育的能力,增强学生开展武术活动的能力和道德品质。使学生具备从事武术基层教学能力,胜任社会体育领域中武术活动的组织管理、培训指导工作和保卫等工作的应用能力。
课程任务:
(1)培养学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祖国的体育和教育事业;具备社会体育工作者的良好道德品质和作风,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通过武术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武术运动的理论知识,深刻理解武术运动的现状、特点、规律和发展趋势,并学会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分析武术运动的发展问题。
(3)使学生掌握武术运动教学与训练的基本方法,学会制订各种教学训练文件,并具备从事武术运动教学、训练、社区辅导等各种实际工作能力。
(4)使学生较熟练地掌握与运用武术竞赛规则裁判法,具有武术运动竞赛的组织编排能力、临场裁判工作能力、记录台工作能力,通过武术运动竞赛裁判工作实践,达到二级裁判员水平。
五、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课程。理论讲解应少而精,实践的内容力求丰富,方式应多样化。对于技术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接受能力,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教学内容安排包括基本功,初级长拳、初级刀、简化太极拳、规定套路长拳、传统拳术。可根据学生掌握情况灵活增加内容。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基本功的强化练习,练习形式与方法力求多样化,紧密结合实践应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实用教学方法的比例,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社会人才的需要;教师还应注意选用最常见、最易出错的动作现象来讲解武术运动的内在规律和劲力,随时补充新的练习内容和方法,以便让学生熟悉武术发展前沿动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鼓励学生多参加实践。
在实际授课中,还应逐步采用多媒体教学并且选择适合于武术教学特点的教法:(1)对初学者采用分解教学法。(2)在授课时,口令与运动相结合。(3)练习和提示相结合。(4)新授课时,学生的站位和练习方向要固定。(5)灵活多样的教法。
教学要求
(一)教学中始终要贯彻基本功、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传授。
(二)武术理论课的讲授内容,主要应体现出对训练实践的指导作用。
(三)贯彻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理论课启发学生思维,通过技术传授,提高学生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对武术专业会讲解、会示范、会教学、会训练、会组织武术比赛。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三学期(理论:武术运动概述、武术简史、形成与发展、拳术分析。实践教学:基本功、基本动作、初级长拳技术、初级刀术或剑术、简化太极拳技术学习)
理论教学部分
第一章 武术运动概述(共2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能了解和掌握武术的概念和特点;武术的价值,流派与分类,武术理论的基本体系框架。
(二)教学内容
1.1 武术的概念
武术概念的沿革与辨析,武术是传统的技击术,武术的体育属性,武术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武术概念是人们认识研究武术的基本依据。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同的时期对武术概念的表达不尽相同,它的内涵和外延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
1.2 武术的特点
寓技击于体育之中、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民族风格、广泛的适应性(1)武术的技击特点(2)武术的民族文化特点;传统文化决定武术的产生、刚健有为的民族文化精神,注重和谐,注重形神兼备,注重整体的思维方式,重内练与外练,多种拳械并存。
1.3 武术的价值与作用
武术的健身价值,武术的技击价值,武术的观赏价值,武术的教育价值,武术的经济价值。
1.4 武术流派与分类
武术流派的、武术内容与分类;功能分类,运动形式分类。
1.5 武术理论的基本范畴与武术工作的基本任务
武术理论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武术理论的知识结构,武术相关学科构成的知识层面,武术工作的基本任务。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武术的基本概念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武术本身的发展而变化的,重点以武术的文化性为其深刻认识的基础。
难点:武术内容与分类,武术理论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武术简史、形成与发展(共2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和掌握武术从远古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后发展的沿革历程,当代武术的现状与趋势。
(二)教学内容
2.1 武术的起源
原始部落战争对武术形成的作用,古代军事技术与武术的关系。古代武术的发生、发展与成熟。
2.2 近代武术
西方文化与中华新武术,社会与民间武术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2.3 武术的价值与作用
武术的健身价值,武术的技击价值,武术的观赏价值、武术的教育价值、武术的经济价值。
2.4 当代武术的现状与走向
武术推广与国际化发展,国际武术发展的逐步实现与方针。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武术的来源,武术的现状与走向。
难点:武术的国际化推广与走向。
第三章 武术套路教学(共2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武术套路教学主要涉及教学原则和教学特点;教学阶段和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及运用等。
(二)教学内容
3.1 武术套路教学基本特点、教学阶段和教学步骤
重视基本功、基本动作的练习,以直观教学为主,强调动作规格,讲解动作攻防特点,突出技术风格。
3.2 武术套路教学方法及运用
直观教学法、完整与分解教学法、语言法、预防与纠正错误法、练习法。
3.3 武术套路教学效果评价、教学教案的制定
武术套路教学效果评价的基本内容与标准,评价的手段与方法,教学教案部分划分与撰写。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武术套路教学基本特点、动作难易程度的循序渐进法则、教学阶段和教学步骤。
难点:武术套路教学效果评价、教学教案的制定。
实践教学部分(66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和练习,使学生能够基本了解和掌握熟悉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和练习方法,并且规范学生的技术动作、发展专项素质、掌握教学步骤。
(二)教学内容
教学1 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学习。(共16学时)
1. 武术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腿法。(共10学时)
基本手型:拳、掌、勾等以及传统武术中的其他手型。手法:冲拳、推掌、架拳、亮掌、摆掌等。步型: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以及传统武术中的其他步型。步法:击步、垫步、弧形步以及传统武术中的其他步法。腿法:弹腿、踹腿、蹬腿、正踢、侧踢、里合、外摆腿、单拍脚等。
2. 平衡动作、跳跃动作、动作组合(共6学时)
平衡:提膝平衡、望月平衡、仰身平衡等。跳跃:大跃步前穿、腾空飞脚、旋风脚。长拳动作组合;身法练习、武术神态练习。
教学2 初级长拳技术(共20学时)
1. 初级长拳组合技术学习(共4学时)
2. 初级长拳整套技术学习(共16学时)
通过教学和练习,使学生能够基本了解和掌握长拳技术的动作方法和教学步骤。并且规范学生的技术动作。熟记套路动作,掌握攻防含义,动作顺畅,上下肢配合协调性,明确套路动作方向。
教学3 初级刀术(剑术)(共20学时)
1. 初级初级刀术(剑术)基本功(共2学时)
2. 初级初级刀术(剑术)组合技术学习(共4学时)
3. 初级初级刀术(剑术)整套技术学习(共14学时)
通过教学和练习,使学生能够基本了解和掌握初级刀术、剑术技术的动作方法和教学步骤。并且规范学生的技术动作。掌握刀术或剑术基本技法,熟记套路动作,掌握左右手协调配合。
教学4 简化太极拳(共10学时)
通过教学和练习,使学生能够基本了解和掌握简化太极拳技术的动作方法和教学步骤。并且规范学生的技术动作为培养学生教学和指导开展武术活动的能力打下实践基础。掌握太极拳基本步法、手法,重心的移动,熟记套路动作,掌握上下肢配合快慢节奏,能跟随音乐练习。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基本手型、步型、腿法的基本功能力,长拳动作中的基本功组合表现。
难点:简化太极拳、初级剑术动作方法和教学步骤。
第四学期(理论:拳术、器械分析;裁判法学习。实践:基本功练习;十路弹腿组合技术、传统拳术两套)
理论教学部分
第四章 拳术分析(共1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和掌握流传较为广泛,具有代表性的长拳、南拳、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八极拳、翻子拳、劈挂拳、螳螂拳、少林拳、等拳种的概说、技法特点、基本动作及方法、基础练习和教学要点。
(二)教学内容
4.1 长拳、南拳
长拳、南拳概说,技法特点、基本动作及方法、基础练习和教学要点。
4.2 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
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概说,技法特点、基本动作及方法、基础练习和教学要点。
4.3 八极拳、翻子拳、劈挂拳
八极拳、翻子拳、劈挂拳概说,技法特点、基本动作及方法、基础练习和教学要点。
4.4螳螂拳、少林拳、通背拳
螳螂拳、少林拳、等拳种的概说、技法特点、基本动作及方法、基础练习和教学要点。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长拳、太极拳技法特点。
难点:形意拳、八卦掌、八极拳、翻子拳、劈挂拳基本风格识记。
第五章 器械分析(共1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和掌握武术器械的形制特点剑术、刀术、棍术、枪术、及双器械、软器械的概说、技法特点、基本动作及方法、基础练习和教学要点。
(二)教学内容
5.1 剑术
剑术概说,技法特点、基本动作及方法、基础练习和教学要点。
5.2 刀术
刀术概说,技法特点、基本动作及方法、基础练习和教学要点。
5.3棍术
棍术概说,技法特点、基本动作及方法、基础练习和教学要点。
5.4 枪术
枪术概说、技法特点、基本动作及方法、基础练习和教学要点。
5.5双器械、软器械等传统器械
双器械、软器械等传统器械的概说、技法特点、基本动作及方法、基础练习和教学要点。
5.6对练与集体项目
对练的起源与沿革,集体项目的起源与沿革及基本要求。徒手对练、器械对练技术与要求及基本方法。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剑术、刀术、棍术、枪术技法特点。
难点:双器械、软器械等传统器械基本归类与分组。
第六章 武术竞赛组织与裁判(共4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武术竞赛组织工作、武术套路竞赛编排记录、武术套路竞赛裁判实施、武术套路竞赛的裁判评分方法。
(二)教学内容
6.1 武术竞赛组织与编排
制定竞赛规程,成立组织机构,组织彩排队伍;武术竞赛编排的步骤与方法,一般原则。
6.2 武术套路竞赛的裁判评分方法
武术套路竞赛的裁判的实施,裁判评分方法与规则学习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武术套路竞赛的裁判的实施,裁判法的理解与掌握。
难点:武术竞赛组织与编排。
实践教学部分(66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教学和练习,使学生学习传统拳术基本动作及方法、基础练习和教学要点,掌握传统拳术攻防技法特点。进一步规范学生的技术动作、发展专项素质、掌握教学步骤。
(二)教学内容
教学1 基本功练习;通备十路弹腿技术学习(共16学时)
1. 基本功、弹腿技术组合技术(共4学时)
学习通备拳系基本功、弹腿技术组合技术。
2. 通备十路弹腿技术学习(共12学时)
学习通备拳系基础技术十路弹腿,掌握劲力风格和动作规范要求。
教学2 传统拳术一套(劈挂拳一路技术学习)(共28学时)
1. 学习劈挂拳基本功、特点与组合技术(共6学时)
2. 学习劈挂拳整套技术(共20学时)
3. 劈挂拳攻防含义实用技法、劲力等方法(共2学时)
教学3 传统拳术一套(翻子拳技术教学)(共22学时)
1. 学习传统拳术基本功、特点与组合技术(共6学时)
学习内容以翻子拳为主,或可发挥教学专长的传统拳术。
2. 学习传统拳术整套技术(共16学时)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备十路弹腿技术技法特点的掌握,十路弹腿是以劈挂拳和翻子拳的基本技法和劲力风格为主的整套练习形式,是通备拳系的入门拳。
难点:劈挂拳、翻子拳基本动作及方法。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属于民族传统体育方向限制性选修课程,是针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本科民族传统体育方向的基础课程,与散手和擒拿格斗课程承接,全面培养学生武术方向的理论与实践能力。
八、教学时数分配
《武术I;武术II》课程教学时数分配表
总学时:144 学分:8
学期、章次 |
各章标题名称 |
讲授 学时 |
实验 学时 |
实践 学时 |
讨论、习题课等学时 |
|
第三学期 |
第一章 |
武术运动概述 |
2 |
|
|
|
第二章 |
武术简史、形成与发展 |
2 |
|
|
|
|
第三章 |
武术套路教学 |
2 |
|
|
|
|
技术 教学 |
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 |
|
|
16 |
|
|
初级长拳技术 |
|
|
20 |
|
||
初级刀术或剑术 |
|
|
20 |
|
||
简化太极拳 |
|
|
10 |
|
||
第四学期 |
第四章 |
拳术分析 |
1 |
|
|
|
第五章 |
器械分析 |
1 |
|
|
|
|
第六章 |
武术竞赛组织与裁判 |
4 |
|
|
|
|
技术 教学 |
基本功、十路弹腿组合 |
|
|
16 |
|
|
传统拳术(劈挂拳技术) |
|
|
28 |
|
||
传统拳术(翻子拳技术) |
|
|
22 |
|
||
合计 |
|
|
12 |
|
132 |
|
九、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一)推荐教材:
《中国武术教程》上下册,邱丕相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
(二)参考书:
1.《中国武术史》,中国武术史编写委员会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年7月第一版。
2.《中国武术概论》,温力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年12月第一版。
3.《武术理论基础》,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年2月第一版。
十、主要教学方法与教学条件要求
教学方法主要是,讲解与演示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练习相结合、课内与课外自主学习相结合,上课内容进行直观教学法、完整与分解教学法、语言法之后,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每堂课结束之前布置课后练习和课外自主学习要求,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搜集与收集一些与课堂学习有关的作业资料。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理论课件教学。
十一、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第三学期《武术I》考核方法
考核为考查。最后一个教学课课堂进行技术演练打分考核。该课程满分为100分,平时占20%,实践课占80%。
(一)考查内容与办法
技术考试内容:①初级长拳第三路;②简化太极拳;③初级刀术或剑术(三个套路考其中两项,两项以百分制取平均分计入技术成绩)。平时成绩主要取决于平时上课考勤、教学内容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态度等。
(二)考核标准
技术考试评分标准细则:
A:90—100分:动作规范,方法清楚正确、上下肢配合协调,劲力饱满,快慢节奏鲜明,精神状态好。 |
B:80—90分:动作规范,方法正确、上下肢配合比较协调,劲力饱满,节奏较鲜明,精神较好。 |
C:70—80分:动作基本规范,上下肢配合比较协调,劲力较饱满,节奏较鲜明,精神较差。 |
D:60—70分:动作基本规范有停顿、,上下肢配合协调一般,劲力不饱满,节奏不鲜明,精神差 |
E:60以下:动作不熟练、停顿、方法不清楚、动作不协调、节奏不分明、劲力不顺达。 |
注:每遗漏一个动作扣5分,依次类推,遗漏四个以上不及格。 |
第四学期《武术II》考核方法
考核为考试课。理论课考试按照大纲理论学习与教师讲授内容由理论教研室组织安排试卷,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技术考试采用技术以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主,由专业技术教研室组织考试小组进行技术考试。该课程满分为100分,平时占20%,实践课占80%(其中理论考试成绩占40%;技术考试成绩占60%)。
(一)考核内容与办法
技术考试内容:规定长拳和传统拳术(两项技术以百分制取平均分计入技术成绩);平时成绩主要取决于平时上课考勤、教学内容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态度等。
(二)考核标准
技术考试评分标准细则:
A:90—100分:动作规范,方法清楚正确、上下肢配合协调,劲力饱满,快慢节奏鲜明,精神状态好。 |
B:80—90分:动作规范,方法正确、上下肢配合比较协调,劲力饱满,节奏较鲜明,精神较好。 |
C:70—80分:动作基本规范,上下肢配合比较协调,劲力较饱满,节奏较鲜明,精神较差。 |
D:60—70分:动作基本规范有停顿、,上下肢配合协调一般,劲力不饱满,节奏不鲜明,精神差 |
E:60以下:动作不熟练、停顿、方法不清楚、动作不协调、节奏不分明、劲力不顺达。 |
注:每遗漏一个动作扣5分,依次类推,遗漏四个以上不及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