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
课程编码: 1336112112
课程名称: 体育教材教法 P.E Course Planning and Teaching Methods
二、学时及学分
总学时数: 36学时 学分:2学分
三、适用专业及开设学期
适用专业: 体育教育(本科) 开设学期:第六学期
四、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
通过《体育教材教法》课程教学使学生较系统的掌握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应用这些理论、知识和技能开展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能力。使学生正确认识到认真学习教材教法的理论与技能对上好体育课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全面掌握学校体育课程标准的理论与方法,加强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动作示范、文字表述、教学组织、自学科研等方面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较全面地学习并掌握组织与实施学校体育的教学、锻炼、训练、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的基本要求
《体育教材教法》课程是以体育教材为研究对象的分科教学法课程,它是在总结学校体育理论与体育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对正确运用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有积极的作用。其基本任务是:使学生能够正确贯彻体育课程标准,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合理地运用教学原则以及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努力钻研体育教材与教法,熟练掌握体育与卫生保健基础知识,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加强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动作示范、文字表述、教学组织、自学科研等方面能力的培养。
六、课程教学内容
《体育教材教法》课程是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要求学生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与教法,把书本知识与教学实践经验相结合,经常组织教学观摩、学习、交流教材教法的活动;开展专题或专项教材教法的研讨,以及教法作业的研究活动;加强实际作业和实习、见习工作,探讨实验新的教学方法;教育学生既要独立思考,勇于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又要积极参与讨论,加强合作,以提高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章:体育教学目标与教材教法实施 (4学时)
㈠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概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条件下的学校体育课程目标、学习领域目标和等级水平目标;全面分析各个体育教学原则的基本概念、理论依据和使用要求;具体阐述中小学常用体育教学方法的含义、特点和运用时的注意事项以及体育课课时计划的基本格式、内容和步骤。
(二)教学内容
1.1体育教学的目标
概述中学体育教学的内容是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学生身心健康;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1.2体育教学原则
全面论述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原则、从实际出发原则、全面发展原则、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和巩固与提高想结合的原则。
1.3体育教学方法及特点
概述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1.4课时计划
阐述体育课课时计划的形式与分类;分析体育课课时计划的基本术语;阐述体育实践课的设计内容及其注意事项。
(三)重点难点
重 点:体育教学的目标
难 点:体育课课时计划
第二章: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课教学 (6学时)
㈠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分别概述初中、高中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课的意义、特点与内容;具体分析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课的教学设计、教案写作基本格式及其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
2.1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课的意义和内容
全面分析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学的基本意义;阐述中学各个年级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课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
2.2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课的教学准备工作
阐述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课的教学准备工作的具体内容包括教学设计、教案的基本格式、导语、提纲与板书、应注意的问题。
(三)重点难点
重点: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课的意义和内容.
难点: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课的教学设计。
第三章:青少年身心发展及体育保健方法(2学时)
㈠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重点概述青少年身体形态、骨骼和肌肉、身体机能以及心理发展等的基本特征与规律;全面介绍青少年身心体育保健的特点和基本方法。
(二)教学内容
3.1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概述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含义、条件、特征和基本规律。
3.2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体育保健特点和方法
阐述青少年身心体育保健的教育性和健身性、一般要求和区别对待相结合、练习手段的循序渐进性和社会生活的实用性等特点;分析青少年身心保健的方法包括一般身体锻炼的方法和常见的体育保健方法。
(三)重点难点
重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难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体育保健特点和方法
第四章:田径(4学时)
㈠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概述田径运动的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有关田径教材中跑、跳跃、投掷等项教材的动作要领、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以及田径教学的基本要求。、
(二)教学内容
4.1跑
概述快速跑、耐久跑、接力跑、障碍跑、跨栏跑等的动作方法和教学方法;阐述发展身体素质和跑的能力的练习以及跑的教学指导。
4.2跳跃
概述跨越式跳高、俯卧式跳高、背越式跳高、蹲踞式跳远、挺身式跳远、三级跳远等的动作方法和教学方法;阐述跳跃教学的指导要领。
4.3投掷
概述推铅球动作技术的动作方法、教学方法和教学指导要领。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跑、跳跃、投掷等教材教学的要领、重点和难点。
难点:跑、跳跃、投掷等教材教学的基本要求。
第五章:体操 (4学时)
㈠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概述队列队形的基本术语、口令动作要领及队列队形的变化;分析徒手操、轻器械专门器械和实用性体操等动作的基本术语;阐述技巧、器械体操的动作要领和教学方法。
(二)教学内容
5.1队列队形
分析队列队形的基本术语;队列队形的教学内容;队列队形练习的教学指导。
5.2徒手体操
分析徒手体操的基本术语;徒手体操的教学内容;编排徒手体操时应注意的问题及其教学指导要领。
5.3轻器械、专门器械与实用性体操
分析轻器械操、专门器械、实用性体操等的动作方法、教学方法和教学时的基本指导要领。
5.4技巧
分析各类技巧教材内容的动作方法、教学方法和教学指导要领。
5.5器械体操
分析单杠、双杠、支撑跳跃、高低杠、平衡木、吊环、鞍马等器械体操的动作方法、教学方法和教学指导要领。
㈡重点与难点
重点:队列队形、徒手操、技巧和器械体操的动作要领和教学方法。
难点:队列队形、徒手操、技巧和器械体操的动作要领和教学方法。
第六章:韵律体操和舞蹈(4学时)
㈠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概述韵律体操和舞蹈的基本知识、基本动作、基本舞步及其组合;事例分析成套练习、集体舞的编排、组织教学与教学方法。
(二)教学内容
6.1韵律体操
概述韵律体操的徒手练习的内容包括基本部位、把杆练习、基本步伐、基本动作等及其基本动作和教学方法;轻器械练习的内容包括球、绳、圈、纱巾等及其动作方法和教学方法。
6.2舞蹈
分析舞蹈的常用的基本步伐、基本舞步组合、选编舞蹈的基本原则和进行舞蹈教学的指导要求。
(三)重点难点
重点:韵律体操和舞蹈的基本知识、基本动作、基本舞步及其组合。
难点:成套练习、集体舞的编排、组织教学与教学方法。
第七章:球类 (4学时)
㈠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概述篮球、排球、足球和乒乓球等球类教材的动作方法、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球类教学观念以及球类教学能力。
(二)教学内容
7.1篮球
分析篮球的移动、传接球、运球、投篮、防守对手、持球突破等技术的动作方法和教学方法;快攻、半场人盯人防守、进攻半场人盯人防守等战术的配合方法和教学方法。
7.2排球
分析排球基本技术发球、传球、垫球、扣球、拦网等的动作方法和教学方法;基本战术的教学方法;沙滩排球、软式排球的教学指导。
7.3足球
分析足球的踢球、接球、运球、顶球、抢截、掷界外球、射门、守门员技术等各类技术的动作方法和教学方法;阐述进攻战术、防守战术、定位球战术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指导要领。
7.4乒乓球
概述乒乓球的基本步法、发球、接发球、推挡球、攻球、搓球、削球、搓中起板、削中反板等的动作方法和教学方法。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篮球、排球、足球和乒乓球等教材的动作方法和教学方法。
难点:球类教材的教学观念的形成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第八章:武术(2学时)
㈠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概述武术基础知识、武术教学、武术基本功、长拳、太极拳等武术教材的动作方法和教学方法;提高对武术教材的基本观念和武术教材的教学能力。
(二)教学内容
8.1武术基础知识和武术教学
概述武术的定义、功能;武术的文化渊源;武术与民族精神;武术教学原则和武术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
8.2 武术基本功
分析武术的基本功和基本动作手法、步型、步法、腿法等的动作方法、教学方法和教学指导。
8.3长拳
概述长拳中的少年拳第二套、健身拳、形神拳等各个技术环节的动作方法、动作重点和教学方法。
8.4太极拳
概述太极十二动中各个动作技术的动作方法、动作重点、教学方法和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指导要求。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武术基本功、长拳和太极拳的动作方法和教学方法。
难点:武术教材的教学观念的形成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第九章:游泳(2学时)
㈠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概述游泳中熟悉水性的一般内容和教学方法;具体分析蛙泳、爬泳、仰泳和侧泳的基本技术和教学方法。
(二)教学内容
9.1熟悉水性
分析熟悉水性的一般内容包括水中行走练习、呼吸练习、浮体与站立练习、滑行练习和踩水练习;阐明熟悉水性时易犯的错误包括呼吸呛水、浮体时浮不起来、滑行不流畅和踩水后不能浮起等。
9.2基本技术与教学方法
具体分析蛙泳、爬泳、仰泳和侧泳的身体姿势、腿部动作、臀部动作、呼吸技术和教学方法等。
9.3教学指导
阐述游泳教学的指导要领包括注意游泳卫生、注意安全教育、合理确定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的合理选定、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和重视“熟悉水性”的练习。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蛙泳、爬泳、仰泳和侧泳的基本技术。
难点:蛙泳、爬泳、仰泳和侧泳的教学方法。
第十章:滑冰与轮滑(2学时)
㈠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概述滑冰和轮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分析速度滑冰、花样滑冰、速度轮滑和花样轮滑等项目的专项技术动作。
(二)教学内容
10.1滑冰入门
介绍滑冰入门的冰上站立与行走、初步滑行、转弯和停止等的动作方法、教学方法和在教学中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10.2速度滑冰
概述速度滑冰中直道滑行的滑跑姿势、单足瞪冰单步滑行等基本动作及其教学方法;弯道滑行的动作方法和教学方法;停止法的动作方法和教学方法。
10.3轮滑
概述轮滑运动的特点;轮滑的基本技术的基本站立、初步滑行、前轮转弯的动作方法和教学方法。
10.4教学指导
轮滑运动的教学指导要点包括初学时一般采用半蹲的滑行姿势、多采用模仿练习、注意练习与休息交替进行、要注意安全等。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滑冰和轮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
难点:速度滑冰、花样滑冰、速度轮滑和花样轮滑等项目的专项技术。
第十一章:游戏与民间体育(2学时)
㈠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概述游戏教材的内容、分类、选编原则和教学指导要求;阐述各类民间体育的动作方法、教学方法。
(二)教学内容
11.1游戏
概述游戏教材的基本内容包括奔跑游戏、跳跃游戏、投掷游戏、对抗与负重游戏、球类游戏等及其游戏目的和游戏方法;分析在体育教学中选编游戏的原则和游戏教学指导要领。
11.2民间体育
概述民间体育如举石担、拔河、角力、踢毽子、射箭、摔交、跳板、秋千、跳竹竿、跳绳等的动作方法、教学方法、比赛方法和注意事项;阐述在体育中选编民间体育的基本原则和教学指导。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游戏教材的内容、分类、选编原则和教学指导要求。
难点:民间体育的教学方法。
第十二章:一般身体素质练习与能力的发展(2学时)
㈠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概述力量、耐力、速度、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的分类、发展途径和练习方法;阐述制定运动处方的原则、程序和内容。
(三)教学内容
12.1增长力量的练习与指导
概述发展力量素质的基本途径;发展力量素质练习的基本方法;发展力量素质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12.2增长耐力的练习与指导
阐明耐力素质分为肌肉耐力、无氧耐力和有氧耐力;概述发展耐力素质的基本练习方法及其练习时的注意事项。
12.3增长速度的练习与指导
阐述速度素质分为反映速度、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概述发展速度素质的基本途径;发展速度素质的方法和指导。
12.4增长柔韧的练习与指导
概述发展柔韧素质的基本途径;进行柔韧性练习的基本要求;全面分析上肢柔韧性练习、腰部柔韧性练习、腿部柔韧性练习等发展柔韧素质的基本练习方法和教学指导要领。
12.5增长灵敏的练习与指导
概述发展灵敏素质的基本途径和练习方法。
12.6运动处方的制定与指导
概述运动处方的基本概念;分析制定运动处方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程序;阐明运动处方的主要内容和格式。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各类身体素质的分类、发展途径和练习方法
难点:制定运动处方的原则、程序和内容。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体育教材教法》是体育教育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它是在学习了《体育概论》、《学校体育学》等课程的基础上,揭示体育教学过程中各类教材的动作方法、教学方法和教学指导要求。
八、教学时数分配
《体育教材教法》课程教学时数分配
总学时 36 学分 2
章次 |
各章标题名称 |
讲授 学时 |
试验(实践)学时 |
辅导 学时 |
备 注 |
第一章 |
体育教学目标与教材教法实施 |
4 |
|
|
|
第二章 |
体育与健康知识教学 |
6 |
|
|
|
第三章 |
青少年身心发展及体育保健方法 |
2 |
|
|
|
第四章 |
田径 |
4 |
|
|
|
第五章 |
体操 |
4 |
|
|
|
第六章 |
韵律体操与舞蹈 |
4 |
|
|
|
第七章 |
球类 |
4 |
|
|
|
第八章 |
武术 |
2 |
|
|
|
第九章 |
游泳 |
2 |
|
|
|
第十章 |
滑冰与轮滑 |
2 |
|
|
|
第十一章 |
游戏与民间体育 |
2 |
|
|
|
九、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一)推荐教材:
《体育教材教法》 , 罗希尧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1月
(二)参考书目:
《体育教材教法》 ,谭兆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
《中学体育教材教法》 ,王启明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年10月
《学校体育学》 ,毛振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7.
十、主要教学方法与教学条件要求
8.1主要教学方法: 学生自学与讨论、讲解法、探究法等。
8.2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摄像设备
十一、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考试占80% 课堂考查、实践课与作业占20%
十二、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